亚洲无码天堂aV一卡_欧美口爆技师在线播放_色欲精品人妻av区乱码_国产东北话粗囗床麻豆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法制 > 輿情播報
投稿

揭秘高考“熱心人”行騙伎倆:以招生為名陷阱有哪些?

2018-06-09 22:37:49 來源:法制日報 作者: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

 

制圖/李曉軍

考前考中兜售“答案”考后“布局”招生陷阱

高考“熱心人”行騙伎倆大起底

隨著高考季的到來,一條“劉明煒同學準考證丟失”的消息在網上瘋傳。

近日,內蒙古、廣西、貴州、江蘇等多地都出現了這條“劉明煒同學準考證丟失”的消息。除了聯(lián)系電話不同以外,其他諸如文字、標點符號等幾乎完全一致,就連考點也都在一中。在信息流傳之時,多地警方通過官方微博辟謠,提醒網友此消息為虛假信息。

每年高考前后,都有類似信息流傳,但這些信息背后都有不法分子的身影。隨著2018年高考的到來,互聯(lián)網中又開始出現一批謠言和詐騙信息。對此,《法制日報》記者對高考季常見的一些謠言和騙局進行盤點,希望考生和家長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

不法分子炮制“答案騙局”

網上兜售“高考答案”、高考收費“槍手”。

這兩個名詞在每年6月前后都會成為高頻詞匯。

“高考答案,認準張老師保上一本”“訂購即簽保證合同,限量20個名額”“差學生也能上211”……每年高考前夕,一些所謂高考答案便會出現在網絡中個別隱蔽的角落。但來自相關安全中心的攔截數據卻表明,這些所謂神奇的網站并不靠譜,百分之百是騙取定金誘惑廣大考生的釣魚欺詐網站。

據媒體報道,一些網絡安全防范意識不強的考生或家長與網站客服溝通后,對方通常會以預付訂金的名義要求用戶先付款,或是借傳送資料的名義向受害者發(fā)送釣魚支付鏈接。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的是個別考生的僥幸心理。

去年6月,賴某等人便試圖通過這些伎倆大賺一筆。

2017年6月6日,也就是當年高考的前一天,家住重慶市沙坪壩區(qū)的趙先生撥打110報警稱,自己在網上看到廣告,聲稱可以提供高考答案幫助考生作弊。

根據廣告上留的QQ號碼,接警民警聯(lián)系上賣家,并假裝是購買答案的考生與對方交談,在交談中獲悉對方的地址和聯(lián)系方式。很快,涉嫌非法提供、出售試題、答案的犯罪嫌疑人賴某和季某落網,而用于高考作弊的器材則是下面這些——手機10部,筆記本電腦3臺,用于發(fā)送、接收考試答案的設備3臺,手機信號屏蔽器1臺。

事實上,查閱相關案例便可獲知,售賣高考答案這樣的行為屬于犯罪行為,但為何仍有人鋌而走險,答案只有一個——暴利。

80萬余元——是賴某、季某兩人在不到6個月時間內通過網絡售賣各類考試答案的非法獲利。

“全國高考這樣的考試,我們根本無法獲得答案。”

賴某的供述,幾乎是不用思考就能得出的答案,但他們依舊能夠騙到錢,當考生上當受騙將錢打入指定的賬戶后,賴某等人會直接將考生拉黑。

據兩人供述,他們有著明確的分工,賴某負責從各種考試答案的交流群中交易買賣答案,之后將買來的答案賣給買答案的人,而季某負責打廣告,在各種QQ群中做宣傳、拉客戶。

賴某告訴民警,他們并不知道考試答案的具體來源,自己在網上加入了許多試題答案交流群,每當有各種考試時,這些交流群中就有人叫賣答案,當他覺得答案是真實時,就會和發(fā)答案的人私聊將答案買到手,但他也無法保證這些答案是真的。

“QQ群里的答案多數是假的,但無論真假都能賣出去,都是為了騙考生的錢。”據上述二人供述,他們如法炮制,通過在網上各種QQ群發(fā)布廣告,散布消息,讓考生相信他們有能力在考前得到真實答案,引誘一些心存僥幸的考生與他們聯(lián)系交易。賴某、季某會讓考生自己帶上手機,在考試中接收答案作弊,即使答案不真實,作弊的考生也不會報警。

據辦案民警分析,賴某、季某之所以能夠靠售賣答案、幫助考生作弊獲取高額報酬,是因為許多考生存在僥幸心理,認為不用辛苦復習,靠購買答案就能通過考試。而實際上,目前各類考試制度不斷完善,網上流傳的考前、考中答案幾乎都是假的,花錢買假答案作弊,不僅讓自己多年的努力付之東流,還有可能付出更加高額的代價。

以招生為名陷阱有哪些

考試結束后,錄取階段隨即而至,而這也成為一些人蠢蠢欲動之時,他們可能會有一些舉動:

可能會通過短信發(fā)送虛假查分網址,讓考生輸入身份證號、姓名、手機號、銀行賬號等信息后,將這些信息記錄并販賣,或者根據這些信息進行精準電信詐騙;

或以高考為由頭的“木馬”詐騙,向考生和家長發(fā)送帶有木馬鏈接的短信,或是在網站上設置一個誘騙性的木馬鏈接,只要點進去,木馬程序便植入手機,獲取關聯(lián)銀行卡等信息,通過攔截獲取支付驗證碼,經網購消費變現或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紅包轉賬提現;

還會以“特長生加分優(yōu)惠”誘騙,這些人稱能辦理藝術、體育、小語種等各類“特長生”加分,還會煞有介事地要求考生提供“特長生”資格證書,以此騙取錢財。甚至還會冒充高校招生辦工作人員,租用辦公地點、考試場地,設立小語種、藝術類提前招生考試現場,私自組織考試,騙取考試費和錄取費;

向考生寄送偽造的錄取通知書,讓考生將學雜費事先打入銀行賬戶內;

……

在采訪中,有業(yè)內人士向記者透露,每年招生期間,都會有人自稱有辦法讓不夠一本線的考生錄取到一本院校,不到本科分數線的能錄取到本科院校。

“?贫武浫⊥窍葳遄疃嗟模h高于本科錄取。”作為曾經的相關招生老師,這是張凱(化名)的經驗。至于原因,他是這樣總結的:很重要的一點是,本科段錄取時間比較早,“從高考結束到出成績再到填志愿,其間時間跨度不大,就算是騙也得需要一定的周期時間,但是本科招生時間相對專科太短”。

“之所以能夠被騙,一定是學生看到了類似天上掉餡餅這樣的好事。分數特別高的考生肯定騙不著,總不能騙他們可以去清華本碩博連讀吧。而其他分數低一些的本科生也不相信自己可以通過某種方式進入更好的本科院校。”張凱說,“天上掉餡餅”的事,更多的被不法分子用在分數線在?茖W校的考生身上,“因為‘餡餅’很顯而易見,那就是本科,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長不懂自主招生、定向招生政策進行欺騙,有的吹噓自己可以弄到某某大學定向招生計劃,保證錄取,公開叫價,收取高額‘定向費’”。

業(yè)內人士支招如何避險

如何在錄取過程中判斷真?zhèn)?張凱給出了這樣的建議:

首先,判斷一個學校的真?zhèn),最主要的標準是志愿填報指南上有沒有該學校;

其次,如果收到了錄取通知書,一定要第一時間登錄本省招考院官方網站查詢,看看通知書與網站查詢結果是否一致;

再次,如果錄取通知書不是寄往高考報名時的地址,而是招生人員的辦事處,考生就得打問號了,要注意陷阱。因為各個學校的錄取通知書發(fā)放是根據正規(guī)錄取發(fā)放的,沒有被正規(guī)錄取的不走這個渠道,而發(fā)放地址是根據招考院提供的地址填寫,中國郵政統(tǒng)一發(fā)放。千萬不要相信有任何方式、任何形式的不走官方網站而是走一個當地縣城某個旅館改成的辦事處這樣的錄取形式。

“家長對于身邊出現的具有‘特殊身份’和資源的‘熱心人’應提高警惕,特別是熱衷于打聽孩子的成績和理想高校,如果接到一些陌生號碼發(fā)來的可運作上名校的推銷信息,一定要保持警惕,切忌病急亂投醫(yī),千萬不能將孩子的高校夢寄托在這些推銷信息上。”對于上述建議,張凱用了“切記切記”四個字,“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好事。作為家長,與其寄希望于高考結束后各種‘牛人’‘門路’的加持,不如從孩子上學的第一天開始就予以精心教育。否則,被不法分子盯上后,不僅不可能通過潛規(guī)則將孩子送入理想的學校讀書,還會被不法分子騙一把,損失大筆錢財不說,可能還耽誤了孩子復讀或尋找其他就讀機會的最佳時機”。

責任編輯: 孫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今日報道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今日報道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不良信息舉報信箱 網上投稿
關于本站 | 廣告服務 | 免責申明 | 招聘信息 | 聯(lián)系我們
今日報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05-2016 魯ICP備16043527號-1

魯公網安備 37010402000660號